《利率》教案

时间:2023-01-06 09:27:23
《利率》教案

《利率》教案
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、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。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利率》教案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《利率》教案1

教学课题:

利率

教学内容:

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页例4,做一做及练习二第9、11题。

教学目标:

知识与技能

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本金、利息和利率的概念,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,会进行简单计算。

过程与方法

小组合作交流,总结归纳利息的计算方法,发展抽象慨括能力。
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
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,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,积极参加储蓄以及支援国家、灾区、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教育。

教学重点:

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。

教学难点:

正确地计算利息,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。

教法与学法:

引导交流,合作探究

教学准备:

课件

教学过程:

一、谈话引入,激发兴趣

同学们:你们春节收到的压岁钱怎么处理的?

学生汇报:

生1:…

生2:我把钱放到信用社,因为我们那没有银行。

……此处隐藏19403个字……/p>

(2) 小结:我们实际存钱时,不一定看收益,哪一种适合就选哪种,即标准不同,选择也不同。

2、问一问

(1) 联系实际,提出质疑。

师:在生活中,存钱取钱时,会遇到很多特殊情况?你家遇到过什么特殊情况?或者,你有什么新问题?

(2)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。

师: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,你知道怎么办吗?你是怎么知道的?

四、总结本课

师:那通过今天的学习,你学到了什么呢?

总结:通过今天的学习,同学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,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,注意发现问题,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,做生活中的有心人。

教学设想:

本次活动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,关注学生的潜能,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。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,服务于生活的“大众数学”思想。

为了体现活动的实用性、实践性、综合性、趣味性,教师引导学生围绕“调查利率,计算利息”这个主题,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:

1、(上网或阅读书刊)查找资料,了解银行的各种储蓄方式及服务特色。

2、分小组调查银行存款利率,国债利率

在本课的教学中,首先让学生交流,课前大量搜集的材料、数据,得到了展现,形成高潮,激发了学生的兴趣。在设计方案中,小组的合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,既动手又动脑,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求知、探索、自主发展的天地,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,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作用。

其次,联系生活,解决问题,将数学知识溶入社会这个大课堂,解决生活中的问题。最后,学生质疑,引起全地班的交流及各抒己见的争论、辩解,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思维,使得整节课兴趣盎然。

《《利率》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